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
0
生成式 AI

《AI 新手到職場應用:深度學習 30 天實戰》系列 第 1

從新手到 AI:深度學習能解決什麼職場問題?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當你聽到 「深度學習(Deep Learning)」 時,
可能沒辦法第一時間反應出這個是什麼東西,又好像是AI?
但學習又是什麼東西?
首先在第一天,我們就要先來了解深度學習究竟是什麼? 以及它的實際應用。


深度學習是什麼?

深度學習其實就是一種人工智慧(AI)技術,它的靈感主要來自人類大腦。
我們大腦裡有無數個神經元,會互相傳遞訊號,形成「思考」與「判斷」。
而深度學習就是用 「人工神經網路(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)」 去模仿這種結構。

換句話說,每一個「人工神經元」就像是一個小計算器,
接收輸入、加權計算,然後再把結果傳給下一層。
當很多層的神經元疊在一起,就形成了「深度」的神經網路。
而當層數夠多、資料夠大時,電腦就能自己學出規律。

這就是「深度學習」的核心:
透過 「大量資料」 ,自己找出特徵,自己做出判斷。


最近才突然蹦出來!?

雖然深度學習的概念很早就提出來,但真正爆紅其實是最近十年。

在很久以前,其實就已經有人提出類似「深度神經網路」的概念了。
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0、60 年代,當時大家就在討論模仿人腦神經元運作的可能性。
不過,那時候的電腦算力實在有限,連一點點複雜的數學運算都要跑很久,
所以研究雖然有趣,但沒辦法真正派上用場。

到了 1980、90 年代,其實也有人重新推廣「神經網路」的概念,
不過依舊遇到同樣的問題:算力不足,資料不夠,
結果做出來的模型表現往往比不上比較簡單的統計方法。
那個時候,大家更相信的是像決策樹、支援向量機(SVM)這類傳統機器學習方法,
因為它們比較實際,能解決問題,而且成本不高。
深度學習反而被認為是 「理論上很酷,但實際上不實用」

而真正的轉捩點出現在 2010 年之後。
首先是 「算力」 的爆炸成長: GPU(顯示卡)的運算能力開始用來跑 AI 模型,
讓過去要跑幾天的訓練,現在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完成。

再來是 「資料」 的大量累積: 網路、社群媒體、智慧型手機普及後,
世界上每天都在產生巨量的圖片、文字和影音,
這些資料剛好成為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的養分。

最後則是 「演算法」 的突破:
像是卷積神經網路(CNN)在影像辨識比賽中一戰成名,
讓大家驚覺「哇,這東西真的能打敗人類或傳統方法」。

所以深度學習並不是最近才被發明的,
而是大環境終於準備好接納這項技術,讓它可以發揮它真正的實力。

參考資料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6%B7%B1%E5%BA%A6%E5%AD%A6%E4%B9%A0
https://solwen.ai/posts/deep-learning


深度學習能解決什麼職場問題?

說到這裡,你可能還是會問:「那這些跟我日常工作有什麼關係?」
其實,深度學習已經可以幫我們處理很多職場上的痛點。
我這邊就來舉幾個例子作為參考:

(1) 影像與檔案的自動處理:

想像你在一間保險公司上班,每天都有大量客戶上傳的證件、病歷或合約。
過去,這些都需要人工一份份檢查,不僅耗時,還容易出錯。

而透過深度學習的影像辨識技術,可以自動讀取這些文件,幫你判斷是不是符合格式,
甚至可以直接抽取出姓名、日期這些關鍵資訊。
如此一來,操作人員就能省下大量時間,並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更複雜的工作上。

(2) 客服與內部溝通的效率:

在大公司裡,員工可能常常會問一些重複性問題,
像是「怎麼請假?」、「福利要怎麼申請?」等等。
如果每次都得找人回答,不僅浪費時間, 人事也很容易離職

這時候,深度學習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(NLP)就可以派上用場,
訓練一個智慧客服,讓它能理解你的提問,並給出正確的答案。
這不僅可以用在對外的客戶,也能用在內部員工的日常需求。

(3) 市場趨勢與資料預測:

假設你在行銷部門,每天要分析顧客的購買行為。
以前,你可能要花好幾天時間整理 Excel,整理一大坨的資料,
再去推測誰會對某產品有興趣。(然後說不定根本沒用)

而深度學習模型就能夠直接從龐大的交易資料裡,
找出隱藏的模式,幫你預測未來誰可能會買單。
這讓行銷活動更精準,預算花得更有效率。

(4) 品質檢測與異常發現:

如果你在製造業,你會發現檢查產品品質是一件很繁瑣的工作。
傳統上需要員工用眼睛去檢查,難免會有漏網之魚。

而深度學習的影像檢測系統,可以透過相機自動拍攝產品,
快速抓出刮痕或是一些瑕疵,甚至比肉眼還敏感。
這樣的革新可以讓品質控管變得更可靠,並減少損失。

這樣分點下來,
其實你會看到深度學習不是只有「科學家在實驗室玩數據」那麼遙遠,
而是真的能夠解決我們在職場上每天都會遇到的瑣碎問題。


這就是第一天的全部內容了,
今天我們了解了「深度學習」到底是什麼,
以及它的實際運用,之後就會來實際操作他到底要如何運行了。


下一篇
工具準備:用 Google Colab輕鬆啟動深度學習環境
系列文
《AI 新手到職場應用:深度學習 30 天實戰》4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